`
kpv54kpv
  • 浏览: 17316 次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西湖教育给予我的思考

 
阅读更多

西湖教育给予我的思考
2012年01月09日
  西湖教育给予我的思考
  ――杭州翠苑一小挂职学习报告
  陈屿古顺小学  陈明毅
  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,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韵味,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,越靠近她,就觉得他越美,从来不厌。此次有机会参加杭州西湖区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,实在有幸。这要感谢教育局领导重视,感谢陈屿中心小学李校长的信任,感谢学校班子与全校老师的支持。10月10日,我们乘坐大巴来到杭城,零距离体验和感悟名校魅力。我所挂职的学校叫翠苑一小,这是一个社区配套的小学,有翠苑和文华两个校区,面积都不大,全校有学生1500多名,教师90多人,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组团式学校,也不是杭州的顶级名校,但是她却是西湖教育的一个缩影。在这个学校两个月,跟着周校长参加各种活动,体会与感悟都很深切,无法一一表达,只择要或者说需要汇报的部分来陈述。
 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,注重整体统一
  整个杭州的教育,西湖是走在前列的,各个学校都有自己旗帜鲜明的办学理念,且各有一个简单的表述,像学军的“学生发展的乐园,教师成长的沃土”,我们翠一的“让每一个孩子健康、快乐、自由成长”,育才教育集团的“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基”……这些办学理念的表述各不相同,但其中的思想理念也都大同小异,我综合自己在翠苑一小挂职这两个月中,对育才教育集团、求是教育集团、钱塘外语学校、九莲小学、学军小学等十多所学校的走访体验,大致可以将这些理念归纳到――学生发展、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这三方面及这三方面的关系,即学校所有的活动因素都要为学生发展、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服务,而把握的原则自然就是有利于原则。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,制订各项规章制度,实施各项方案时,都以这个“有利于”来进行评估。借用他们老师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学校“宝贝”老师,老师“宝贝”学生,这么一个良性的循环,促成学校的发展。
  在西湖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前夕,我们和周校长一起谈到翠苑一小两校区运动会的方案时,周校长当时非常明确的说到,“学校运动会一定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,这是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的问题,至于运动会的项目和操作方式,大家可以想办法。基础教育还是应该以群体体育活动为主,旨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魄;至于竞技体育,我们可以参与,但没必要去花太多精力,更没必要去强调这一点,这就远离了我们办学的初衷了……”短短几句话,我当时听了,觉得触动挺大的,这正反映了周校长对办学理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,正是落实了“为了每一个学生”的这个理念所涵养的教育公平原则。 
  作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――西湖区教育局,更有高屋建瓴的理念引领,围绕“面向全体、全面发展”“尊重个性、快乐成长”“注重实践、不断创新”等素质教育的关键词,上下齐心,扎实推进,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名校名师,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、一个可持续的成长途径。在这两个月的挂职学习和走访中,我感觉他们这些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的整体与统一,上下联动的,形成的合力,成就了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。正如西湖区教育局钱局长的说的,他们抓素质教育就是围绕教师提升、德育工程、课堂增效、社团发展、校外教育五大板块,作为抓手,五指合力才形成教育的巨大合力,在西湖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、开出美丽的花朵来的。这种由理念引领的教育管理,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性,使教育的方向更加清晰,工作更容易落实,效率不断提升,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;而如果上下理念不统一,自然会造成思想打架,虚耗资源,关系不和谐,教育质量也会大打折扣。
  抓校园文化建设,走内涵发展之路
 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里的学生和教职工为主体,以人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,校园为主要空间,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群体性文化。它是一种无形的,不可触接的,但却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。好的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是积极而不可估量的。随着学校管理者现代教育观的不断强化,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,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。西湖区政府早就要求学校以承载千年的西湖文化为根基,尝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体系,积极引导中小学校、幼儿园走个性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的内涵发展之路。西湖区教育局在还不断出台详细的指导意见,聘请专家团队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引领。
  翠苑第一小学也积极响应,借助区教育局的智力和资金的支持,充分挖掘学校文化特色、创设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。先后改造了校园景观,廊坊改造,立体绿化,增设橱窗,色彩统一等一系列硬件改造。通过讨论、评估和定位,制定学校办学目标、学校章程、发展规划、评价制度、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等,全面拉开校园文化建设的序幕。
  在校园文化育人方面,学校建立各种社团,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,感受团队活动的协作与共享,在活动中创造文化,在文化中感染熏陶;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,让学生感受美,创造美,提升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;利用学生集会、做操和午谈时间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,塑造学生行为美,形成文化力,不断影响学生;进一步开放图书馆,建立班级图书角,鼓励学生阅读,打造书香校园,创造书香文化;充分挖掘校外德育资源,安排学生春秋游,参观博物馆等德育基地,做好社会实践活动,拓展学校文化的延伸。这些种种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文化育人实效,促进师生全面发展,和谐发展。
  在参加翠苑一小班子行政会议时,谈到教师学习会邀请市委党校周奋进教授到校,做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》的讲座,周校长给我们两位挂职校长的一个解释,也让我很长见识。她说“社会发展过程中,价值的取向越来越多元化,但作为教师必须要紧跟社会主流价值观,这才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。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学校主流价值观引领的观点,觉得她们站的高度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思。据周校长介绍她是定期请校外讲课讲得好的专家教授,到校给老师做这种讲座,下一次请一个上海的专家来,花费很可观。为什么她们愿意花这样的钱呢?“教师不能关起门来教学生,也需要开阔视野,体验一些新的事物,接受一些不同的观点。教师平时忙,那我们就请专家们过来,集中做一个学习活动,这种形式挺好。”
  特色文化的创建就是学校个性,在不破坏学校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,是可以将它放大,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的。“一校一品”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,在这个创建过程中,积累了属于自己的东西,这让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厚实,更加清新而灵动。
  校园文化就是一个不断挖掘,不断深入,长期坚持,反思积累,创新创造的一个过程,需要学校管理者用心营造,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,为育人服务,让学校也走上内涵发展之路,这样可以走得更远,更宽阔。
  搭建平台,名师引领,千方百计培养教师
 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语中的:“未来10年的教师质量决定着中国教育的成败。”西湖区教育局领导也意识到了教师在素质教育工程中的关键性作用。早在2008年就推出人才整体提升工程的“一篮子文件”,让每一位老师都优秀起来。经过这几年的努力,现在西湖教育已经也才济济,而且呈现在倍速增长的态势,这个“人才蓄水”计划已见成效。那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?我想就是“部门学校齐搭台,全区教师同唱戏”,共同谋划,共同培养。
  按照蓄水的原理,实行“长板先行,短板增值”的工作思路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一直在做的就是名师造就工程,发挥名师的福射力,推进拔尖人才的培养,造就了大批的名师的涌现。全区相继成立数量可观的特级教师工作室,直接带动了校本教研培养教师的机制,充分挖掘了名师的引领作用。为了名师造就工程的层次更加丰富,也推出了名校长培养机制,就像学军小学的杨一清校长,他的工作室培养了大批的名校长。在第二梯队的,推出的首席教师和首席班主任机制,分别的学科教学、教育管理和德育教育方面培养后备人才。另外像学科带头人又分了几个梯度,让老师在各个层面都有自己可以追求的目标,一步步往前走,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。像各种评比、赛课,更是琳琅满目,但目标却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让教师更优秀,更胜任自己的工作。
  在翠苑一小的两个月里,我也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“立足校本,搭建平台,拓展空间”的教师培养路子,参与了他们很多的教研活动,也对教科主任做过一个详细的访谈,与周校长有过一些交流,感受很深刻。特别是周校长对教师培养的看法,她说“教师就是学校的宝,要让这个宝的附加值更高,那就是要花大力气培养。教师的培养主要依托校本教研,走自主培养的道路,要给老师搭建各种平台,让他们得到锻炼和展示机会。这个平台也要有一定的梯度,要求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。比如新教师到校,要给他们一个入职的培训,要安排骨干教师与他们结队,要创造大量的上课机会。五年内的新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考核。各级赛课,新秀的评比,展示课,专家到校指导课。再高层次一些,学校培养不了了,那就把老师推出去,参加特级教师和首席教师工作室,委托培养。”
  为了给老师留更多的时间集中学习,翠苑一小每天早上上四节课,到星期五下午就有半天的多出来了。我有幸也参加了他们的一次教研活动。思品教研组组长早就把活动主题下发,执课教师根据主题备课。周五上课后,先由组长做一个主题讲座带领大家学习,然后各教研组成员,根据这个主题轮流对这节课进行评课,其他教师根据主题结合自己学科谈感想,最后从教科主任到校长,作出不同层次的总结讲话。这整个过程都很务实,没有人高谈阔论,也没有人支支吾吾,尽可能多地呈现观点,让思维的火花碰撞,启发思考,共同成长,让我们旁观的人不禁起敬。
  唐老师是一个退休的语文教研员,她每隔一周的周二,都要到学校听3节年青教师的课,然后在第4节课对老师们做一个指导。这是翠苑一小一个很平常的教研活动,正因为这种长此以往的专注和坚持,他们的语文的年青教师已经开始拔尖,像谢研老师已经拿到市级赛课一等奖,杭州市市秀等荣誉。
 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课题作为载体,通过将课题的研究和校本教研的结合,让校本教研的目标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,而课题又找到了他生根发牙的土壤,二者相互依托,共同提升。这种科学的做法终会促成校本教研的最优化,教师培养的高效化,学校发展的高端化。
  制度保障,精细化管理,建设高效团队
  “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”把教育之事当成大事,难事,从易处做起,从细处做起,我们总会成功。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追求完美,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,是打造品牌学校,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。西湖区的各个小学要给他们找一个共同特点出来,那最大的感受就是细,无论是学校管理,学科教学教研,教师教育,还是德育教育,无不精细。这“细”就是一种资源,成就教研的丰富,这“细”就是教师教育的天然良方,这“细”就是对学生思想品行教育无形的教科书。
  在翠苑挂职的第一个星期,我无意走进阅览室,看到一位老教师正在打印图书的条形码,而我们的谈话也就从条形码开始。她告诉我她马上要退休了,她现在主要负责图书管理工作,除了要管理和整理学校图书,中午在图书室里看着学生们过来阅览外,还要指导班级图书借阅,读书活动的开展,并收集各种资料。她又是学校的卫生老师,负责校医室,要对学生成长资料进行登记,疏理出信息,给学校卫生教育提供决策数据。每天一早到校去食堂检验采购的食品,只有她验收后才能入库,供食堂烹制。学校的计划生育指导和管理也是她做,还有几个中午要给学生分饭。最大的惊讶是她还要每周上十节美术课,而且她在给我介绍时,只说她自己一天忙到晚,等于把自己卖给了学校,但她的言语中没有一丝丝的报怨,有的是对工作的无限热情。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一个行将退休的老师,能承担这么大的工作量。后来她带着我参观了翠苑一小的藏书室,还把这个学期收录的那四个档案盒打开让我看,分门别类,整整齐齐,非常细致。她的工作成效从档案中可见一斑。 我曾为此感慨了几日,后来才慢慢从别处体会到――这就是制度保障下的精细化管理的结果。
  我们在校的第二周,学校德育块老师一直在为选拔大队干部奔忙。这大队干部要从向班主任提出申请,到班级初选形成代表,再学校组织代表进行竞选演讲,才艺展示,到制作海报宣传自己,接着学生投票,公示后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大队的一员干部。我曾为这个复杂的过程提出过疑问,觉得投入的精力太多,他们德育块负责人给我的回答让我茅塞顿开。她说“这个选拔的过程,就是学生一个展示自我,锻炼自我的绝好机会,只要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利,老师花的精力就实现了价值……”这“细”不就是一个教育学生的好资源吗?
  在教科主任那块工作中,细化的东西就更多了。就拿教学常规来说,从备课的要求开始,各个层次的教师都不尽相同。检查后的评价分成若干级,每个级别都有百分比,还要评出优秀教案,收集到学校的教案录中,供共享和学习之用。检查的反馈也很有讲究,有时还要校领导出面谈话,对教师作一个帮扶和引领。教学反思要有一定的比例,还要做成案例上交,评选优秀案例。改作也有明确的要求,经常选出优秀作业,在班级橱窗中进行展示。教学常规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考核的重要内容。教师进修学校对学校校本培训这一块,还有配套的制度跟进,上下联动。为什么教师能够主动完成这么多细致的工作呢?借信息中心主任的话来说明――学校网站上的信息上传之所以这么多,就是学校有相应的考核和奖惩的制度作为保障。
  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,不断做到制度的跟进,完善和细化,各项指标做到科学、合理、可操作性强,并突出制度的全程性、全员性、全面性,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。这就是高效团队建设的根本,学校发展的内驱力。
  挖掘社会资源,发挥教育合力
  求是教育集团所积极倡导的“学校既是孩子们的,也是教师们的,更是家长们的;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,也是教师的责任,更是家长的责任”的教育观念。正是西湖教育打开校门办学的一条新思路和新方向,这是一个大教育理念的一个很好的践行。
  西湖是个高校林立,人才荟萃的地方,特别是省市人民政府的驻地和以浙大为中心的人才聚集区,家长的资源是不可小觑的。学校充分利用了家委会这个纽带将家长和学校,通过各种活动,主要是家长开放日,家长学校,家长会以及假日小队(亲子活动)等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学校以家校间的活动为载体,给家长传递学校办学思想,日常教育教学情况,取得的各种成绩,做到了开放办学,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,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,创造了家校联动的新机制,新模式,促进了家校沟通,创建家校和谐,形成了教育合力。
  在挂职学习这段时间里,我参与了一、六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全校家长会,可用别开生面来形容。一年级的家长开放日,每班安排了两节汇报课,让家长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状况。课后的入队仪式,让家长参与学校大队活动,为自己的孩子带上光荣的红领巾,整个过程简单、温馨而极富意义,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这些活动还可以这样做。六年级的家长开放日主题也很有针对性,主要是中小学衔接,还邀请了翠苑中学的一起给家长上展示课,选了一个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女士作了一个《携子同行畅想初中》的讲座,她用真切的语言,生动的事例,为家长介绍小学升初中的一些建议,受到家长们的好评。全校的家长会更是一场胜宴,除了校长介绍,还有一些老师的讲座,像低年级谈得主题就是养成教育,主要是一个书写习惯的问题。四年级是“小学到初中的过度”主要讲接下来应该怎么学习,两年后怎么接上初中的学习生活。每个年级都有合理的主题,家长在会上获得大量的信息,还会产生共鸣,探讨起育子经来。
  说起他们的家委会,那就是一个能人的集合体。班级层面有一个家委会,再从班级家委会中选出校级层面的家委会。家委会中的大部分成员,都是家长中相对强势的一个群体,他们在社会中往往担当重要的角色,也有较大的人脉关系。他们经常为学校寻求资金的支持,募集免费的资源,解决学校及学校教师的困难,承担义务宣教,政策解释,做家校沟通工作,策划活动方案,甚至参与一些管理工作。作为学校做好了安委会的工作是一个重任,而用好家委会则会是一把利器。
  西湖文化的深厚基础,成就了西湖教育的巨大资源。杭城大大小小的展览管,各大博物馆,旅游景点,高教园区,公共事业中心,社区,军营,农场,那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场所。西湖区政府推出的免费开放措施,更是一个巨大推力。成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,实现社会教育学生的大教育格局,把教育的合力发挥到极致。
  小结
  西湖人办教育的认真态度,值得我们学习。挂职期间,我们观摩了西湖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――入场式中各队想尽办法的特色展示,规范的布置和流程,那齐刷刷的队伍,正体现出了西湖教育严谨的态度,张杨的个性。西湖人办教育,注重思想的提炼,文化的积淀,值得我们关注。任何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再结合,又将其归结为思想的行为,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,而又将思想凝结成文化积淀,那将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持续动力。西湖人办教育倡廉俭,奉信仰,值得我们敬佩。他们的资金很厚实,但不见他们铺张浪费讲排场,钱都花在了刀刃上;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,但从没放弃信仰,一直追求教育带去的精神享受。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